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
廣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廣州市地方志館
廣州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其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和多元文化的交匯,形成具有鮮明嶺南特色的傳統民俗,包括歲時節慶、生活習慣、社會習俗、情感信仰和民間文藝等方面。
廣州有已延續100多年的春節逛花市的習俗。每年農歷十二月二十八日至除夕深夜,全城長街如錦,百花爭艷,游人如織,歡聲笑語。家家必置鮮花裝點,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波羅誕是廣州地區最大的民間傳統廟會之一,保留了中國南方海洋民俗文化演變的軌跡。每年農歷的二月十一日至十三日,南海神廟(波羅廟)方圓數十里,熱鬧非凡。逛廟會的游人,常購買一種叫“波羅雞”的工藝品留念。
飲食習俗是最能反映廣州地方特色的習俗。廣州人飲食支出的比重遠高出全國大城市的平均水平?!笆吃趶V州”一語廣為人知。其食肆營業時間之長,飲茶風氣之盛,食譜之廣泛,烹飪技巧之精湛,都使外來者留下深刻印象。
西關大屋是廣州傳統民居的代表。20世紀20-30年代,臨街騎樓建筑十分興盛,也出現了東山花園洋房式的西式民居。
名揚海內外的廣州民間工藝和民間傳統藝術集中體現了廣州人的審美情趣,是千百年來嶺南人民智慧的結晶。其中,廣繡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廣彩從清代開始已行銷國外,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廣雕以象牙雕刻中的鏤空、透深技法聞名;廣東音樂、粵劇與嶺南畫派被譽為“嶺南三大藝術瑰寶”。豐富的民間傳統藝術有咸水歌、沙坑醒獅、黃閣麒麟舞、沙灣飄色、市橋水色、鰲魚舞、麻車火狗、木魚書說唱、八音鑼鼓等。市井愛好戲曲者茶余飯后常三五成群,吹拉彈唱,自娛自樂,以曲會友。這種被稱為“私伙局”的自發的群眾娛樂組織形式,至今仍十分普及。
廣州傳統民俗正不斷變化,逐漸淘汰陳舊的形式與內容,不斷豐富生活內涵。它植根于民眾,保持著與時代同步的生命力。